近年來,黑龍江省龍煤礦業控股集團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理念,以高質量發展為核心,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協同推進煤炭安全高效綠色智能開發。
龍煤鶴崗公司鳥山煤礦 攝影 黃子鋒
堅持綠色低碳發展理念
作為龍江省最大國有煤炭企業,龍煤集團錨定“雙碳”目標,堅持創新驅動,統籌推進節能降耗、碳排放管理、資源循環利用等工作,積極踐行綠色礦山建設要求。
五年來,龍煤集團累計投入資金13.74億元,完成節能環保治理項目建設448項,在水污染治理、大氣治理和固廢治理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向清潔綠色礦山目標不斷邁進。
龍煤雞西公司張新工業廣場光伏發電項目 攝影 于海
龍煤集團先后印發《2018-2020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關于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生態環境保護管理辦法》等文件,編制了《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和《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兩個中長期規劃,明確了生態環境保護、實現“雙碳”目標的發力點。
按照規劃,龍煤集團新建21座礦井水處理廠,改造11座礦井水處理廠,并建成13座生活污水處理站。通過完善水處理設施、引用高效處理設備、并入市政管網等方式,生產、生活污水全部實現達標排放。鶴崗礦業公司引進國內先進的磁分離水處理技術,對地面水廠進行升級改造,污水處理成本從每噸1元下降至每噸0.5元。七臺河礦業公司率先建設井下礦井水處理系統,實現污水不升井,水處理成本最低每噸僅0.21元,該項目已申請國家專利。
近年來,龍煤集團先后建成12座國家級綠色礦山,完成51座矸石山治理工作,廠區硬化3.17萬平方米,年矸石利用量700萬立方米。雞西礦業公司對張新矸石山和滴道十一井矸石山2座矸石山進行場地平整和整形覆土,消納煤矸石130萬立方米;雙鴨山礦業公司通過采取“條帶式跳挖、跳填法”土石方施工工藝進行土地復墾,實現筑壘還田,復墾添綠。
近年來,龍煤集團累計完成324臺燃煤鍋爐替代工作,減少自用煤量近15萬噸。完成5家電廠20臺燃煤鍋爐的脫硫脫硝、除塵改造,煙氣實現達標排放;在38座儲煤場建成防風抑塵網近3萬延米,粉塵得到有效治理。雞西礦業公司重點利用余熱供暖、熱泵供暖及電鍋爐替代等綠色供暖方式,替代燃煤鍋爐52臺,減少自用煤量5萬余噸;七臺河礦業公司對29臺燃煤鍋爐進行了生物質改造,減少自用煤量4.5萬噸,激發了區域內生物質燃料市場活力?! ?/p>
龍煤雞西公司城山煤礦安全生產指揮中心 攝影 于海
推動煤炭產業轉型升級
龍煤集團通過信息通信技術、數字技術、物聯網技術廣泛應用,使礦山開采安全智能,礦區生態綠色發展,智慧龍煤建設氣勢如虹。
截至去年底,龍煤集團已累計投入智能化建設資金60多億元,集團所有沖擊地壓礦井全部實現了智能化開采,累計減少崗位作業人員1400人,智能化建設由點到面全面鋪開,真正實現了井下“少人化、無人化”。
采掘機械化、自動化水平不斷提升,為企業安全高效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雙鴨山礦業公司成功引進東北地區首臺礦用盾構機,最高月單進達451米。七臺河礦業公司,新增薄煤層機械化采煤工作面13個,采煤機械化程度達到91.6%。雞西礦業公司東山礦智能化礦井建設項目成功入選2022年世界5G大會優秀案例,全省煤礦智能化建設現場推進會在雙鴨山公司順利召開。
迭代傳統能源供給方式
在礦井生產過程中,通風系統會產生大量乏風,這些乏風中蘊含著豐富熱能。以往這部分熱能被排放到空氣中,沒有被收集利用。雞西礦業公司礦井乏風余熱利用項目在滴道盛和礦立井投用,取締了兩臺4噸的燃煤鍋爐,每年可為公司節省費用231.5萬元。這是企業鉆研煤炭生產余料資源清潔轉化,替代煤炭供給的一個縮影。
龍煤七臺河礦業公司三和分公司藍天瓦斯發電站發電機組 攝影 孫國祥
龍煤集團深入挖掘余熱利用節能降耗潛力,余熱利用逐步替代燃煤鍋爐成為井筒供暖、職工洗浴、衣物烘干等生產生活熱源,壓風機余熱實現全部回收利用。鶴崗礦業公司鑫塔水泥廠利用水泥線窯頭、窯尾廢氣余熱發電,年發電量2906萬千瓦時,榮獲黑龍江省“企業節能降碳綠色化改造獎”;七臺河礦業公司通過廢熱回收瓦斯發電余熱,進行二次發電,進一步提高了瓦斯利用效率。
在瓦斯治理上,龍煤集團充分利用地面固定瓦斯抽采系統和井下移動瓦斯抽采系統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瓦斯抽采利用,建設瓦斯發電設施,并將高濃度的瓦斯處理后供周邊民用燃氣使用。目前,全集團已建成地面瓦斯抽采系統29套,瓦斯發電站21座,安裝瓦斯發電機組132臺,年抽采利用瓦斯量1.08億立方米,年發電量2.5億千瓦時。
龍煤集團堅持綠色低碳發展,持續優化煤與非煤產業結構,加快謀劃布局新能源產業,推進龍江東部“風光火儲氫網一體化”基地建設,蹚出一條資源節約、循環發展、環境友好、低碳高效發展新路子。
今年6月,雙鴨山集賢200兆瓦風力發電項目升壓站主體結構封頂,標志著龍煤集團在加快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上又邁出了堅實一步。該項目總裝機容量200兆瓦,預計年底前全容量并網發電。項目投產后每年可為電網提供約7.1億千瓦時綠色電能,可節約標準煤約21.68萬噸,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71.48萬噸、二氧化硫排放量約2.15萬噸、氮氧化物排放量約1.08萬噸。
龍煤雙鴨山公司雙陽煤礦沉陷區復墾的土地上長出了綠油油的白菜 攝影 王華明
與此同時,雞西礦區分布式光伏發電二期工程中的杏花一井地塊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也于6月正式并網發電。自2022年1月以來,光伏發電站一期工程建設已完成20余兆瓦,截至目前,累計發電量達到4800多萬度。如今,光伏二期工程的建設更是將綠色能源轉型推向了新的高度。按照服役期25年測算,此次項目預計發電量可達3億度左右,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4萬噸,節約標煤0.5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420噸,相當于植樹12.5萬棵,節約水資源2.8萬噸。
2023年至2025年,龍煤集團計劃投資14億多元,完成221項節能環保治理項目。力爭到2025年底,新能源板塊電力裝機容量達到2891.6兆瓦,年發電量32.39億千瓦時,建設新型儲能設施100萬千瓦作為儲能電源,風電、光伏、氫能等非化石能源產業鏈逐步形成,實現產業多元化發展。